心血管病虚拟仿真院前院内急救综合技能培训实验项目

实验教学项目特色

1、项目特色

(1)实验方案设计思路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每天真实的临床病例不多,往往临时发生无法事先安排且患者病情往往十分紧急危重,在抢救诊疗的过程中再同时安排临床教学是不现实的,而线下的模拟临床教学又收到硬件、人力、物力、师资、时间、空间等条件的制约,没办法快速普及和同质化教学和评价,因此我们依托厦门大学国家级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平台和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的临床专家团队研发了心血管病虚拟仿真院前院内急救综合技能培训实验项目,用以作为此部分教学的补充和拓展。本项目通过分层次分项目多维度的建设,将心血管综合急救技能分为院前单人成人急救必备技能培训和院内急性心肌梗死危重症综合诊疗技能,前者为医学院必备技能并可覆盖全部师生,后者为医学生专科技能培养并切合国家政策方针,培养合格的胸痛中心专业性协同人才。

(2)教学方法

本项目通过虚拟场景进行急救的全部步骤以及操作要点的学习,利用图像、视频、影音等手段还原急救环境,按照国际上最新的美国心脏协会“2017年心肺复苏指南”的标准,对学员进行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规范流程的培训。利用该中心雄厚的国际化导师团队和专业的附属心血管病医院的医生团队,进行专业上的指导和急救知识的实时更新。

(3)评价体系

本项目可利用厦门大学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生成一个实验报告供师生了解该综合技能的掌握情况,同时还可以生成一个统计数据,指导实训教师在线下进行实地培训时有针对性的讲解和指导,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本项自从上线以来,要求使用的老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及意见反馈,并根据反馈的问题不断进行完善和优化。

同时,我们利用网络、校企合作和高校间互助合作模式,将我们的项目推广到其他医学院校,并请他们提供使用反馈和改善建议,不断改进完善优化项目。

(4)传统教学的延伸与拓展

传统的课堂教学,理论知识往往过于抽象,学生很难深刻领会各项技能的理论知识。本虚拟仿真项目将急救技能的操作要点与操作流程紧密结合起来,强调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同时为了弥补急性心肌梗死危重症临床教学不便的缺陷,形成了理论课入门,实践课以线上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线下临床仿真模拟的形式虚实结合,以虚补实的形式夯实知识点并查漏补缺纠正错误,临床实习实战等多梯度的学习梯度,同时打到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教学目的,逐步让学生掌握急性心肌梗死危重症的诊疗流程、操作要点、多学科协作、团队合作等综合技能。

2、项目应用情况

(1)上线时间:2016.09

(2)开放时间:2016.09

(3)已服务过的学生人数:2999

(4)是否面向社会提供服务:是

目前已经有多家医学院校通过厦门大学国家级医学虚拟仿真教学实验平台的网络共享使用了我们的项目,如浙江大学医学院、广西医科大学、齐齐哈尔医学院、温州医科大学、湖北医药学院、嘉兴学院等。